再擂战鼓!崇阳加快推进中药材产业与村集体经济发展“双向奔赴”

5月27日,崇阳县召开中药材高质量发展暨村集体经济发展推进会议,全面贯彻县委、县政府决策部署,总结经验、分析形势,动员全县上下进一步凝聚共识、明确方向,奋力开创中药材产业与村集体经济发展新局面。县委书记、二级巡视员郑俊华出席会议并讲话,县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县经济开发区党工委书记孟科主持会议。县人大常委会主任石峰、县政协主席张正韶出席会议。

会前,与会人员参观了桂花林场冯家岭林下黄精种植基地、石城镇方山村白芨种植基地,详细了解了两地中药材高质量发展及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情况。

近年来,崇阳县抢抓国家大力发展中药材产业重大机遇,立足县域生态环境优良、气候条件适宜、中药材资源丰富等有利条件,把中药材产业作为县域特色优势产业,强化措施,狠抓落实,全县中药材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产量产值稳步提升、产业链条不断拓展,村级集体经济持续壮大。2024年,中药材专业合作社达138家,种植中药材的农户达到2560多户,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15万余亩,中药材年加工量达到2万吨以上,综合产值达到5.8亿元,全县收入达到10万元以上的村增加到141个。

郑俊华要求,要认清形势、统一思想,坚定中药材产业发展信心决心。各乡镇各部门要充分认清发展中药材产业的机遇和挑战,切实提高思想认识,坚定信心决心,乘势而上,主动而为,加快中药材发展步伐。

郑俊华强调,要突出重点、强化措施,高效壮大中药材产业和村集体经济。要培育发展市场,壮大产业规模。按照“因地制宜、做大规模、做强产业”的原则,围绕黄精和白芨两个主要品种,建设或扩建一批独具品种特色的药园基地,引进和培育规模较大、现代化程度较高的中药材加工企业,建设一批中药材专业合作社,发展一批药材种植大户;要坚持科技引领,打造产业品牌。牢固树立品牌意识,加大对中药材种植技术的培训力度,加强中药材质量检测体系建设,聚力打造一批以中医药健康为主题的大型康养基地和特色精品旅游路线,加大“二品一标”认证力度,努力使“崇阳黄精”“崇阳白芨”成为我省乃至全国知名品牌;要坚持融合发展,促进群众增收。积极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社+村集体+基地+农户”发展模式,增加群众收入;要立足资源优势,壮大集体经济。在以发展中药材为主攻方向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农村的土地、山林、水域等资源,通过土地流转、资源开发、资产盘活等方式,发展特色产业,增加集体收入。

要加强领导,协同配合,为壮大中药材产业和村集体经济提供坚强保障。进一步强化组织领导、责任落实、宣传引导,努力推动全县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不断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为加快建设全国美丽乡村典范县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会上,副县长曾岳林通报了全县各村中药材发展情况。石城镇、青山镇城万村作了典型发言;肖岭乡、白霓镇洪泉村作了表态发言。

石磊、黄齐飞、侯必博等县委常委,县人大常委会、县政府、县政协领导班子成员,其他在职县级干部;各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县直各单位(含垂管单位)主要负责人;全县192个村(社区)支部书记参加会议。

全媒体记者:黄沚瞻

一审:熊哲

二审:黄益民 熊晓辉

三审:全宗海

云上崇阳投稿邮箱:chcyw@126.com 欢迎社会各界人士踊跃投稿!

云上崇阳严正声明:本平台原创文章和图片未经授权许可,严禁私自转载转发。经许可后,转载转发需注明出处和原创图片作者。